“縪”字的意思
1.缝著:“冠六升,外~。”
2.止。
3.约束。
4.古同“韠”,蔽膝。
“縪”字的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● 縪
bì ㄅㄧˋ
缝著:“冠六升,外~。”止。约束。古同“韠”,蔽膝。 © 汉典“縪”字的详细解释
“縪”字的辞典解释
縪ㄅㄧˋbì名
古时帽冠上的接缝处。《仪礼·既夕礼》:「冠六升,外縪,缨条属厌。」汉·郑玄·注:「縪,谓缝著于武也。」唐·贾公彦·疏:「武谓冠卷,以冠前后皆缝著于武……若凶冠,从武下外缝之,谓之外縪。」
古时遮蔽膝盖用的朝服,多以柔皮制成。通「
1.缝著:“冠六升,外~。”
2.止。
3.约束。
4.古同“韠”,蔽膝。
基本字义
● 縪
bì ㄅㄧˋ
缝著:“冠六升,外~。”止。约束。古同“韠”,蔽膝。 © 汉典古时帽冠上的接缝处。《仪礼·既夕礼》:「冠六升,外縪,缨条属厌。」汉·郑玄·注:「縪,谓缝著于武也。」唐·贾公彦·疏:「武谓冠卷,以冠前后皆缝著于武……若凶冠,从武下外缝之,谓之外縪。」
古时遮蔽膝盖用的朝服,多以柔皮制成。通「
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,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处理!
Copyright © 2013-2024 汉语词典在线查询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00000号
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合作/投诉联系QQ:28301304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