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字虎的成语有哪些

频道:成语问答日期:浏览:301

如狼似虎[rú láng sì hǔ] ,释义:像狼和虎一样凶狠。比喻非常凶暴残忍。

上山捉虎,下海擒龙[shàng shān zhuō hǔ,xià hǎi qín lóng] ,释义:比喻极难办的事情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姑娘,你有什么为难的事只管説,漫讲‘上山捉虎,下海擒龙’,就是‘赴汤蹈火,碎骨粉身’,我 安龙媒 此时都敢替你去作。”

没羽之虎[méi yǔ zhī hǔ] ,释义:《韩诗外传》卷六:“楚 熊渠子 夜行,见寝石,以为伏虎,弯弓而射之,没金饮羽,下视,知其石也。”后因以“没羽之虎”指怪石。

以肉啖虎[yǐ ròu dàn hǔ] ,释义:比喻白白地送死。同“以肉喂虎”。

投杼市虎[tóu zhù shì hǔ] ,释义:投杼:抛下织布的梭子。比喻毫无根据的诽谤之言。

宫邻金虎[gōng lín jīn hǔ] ,释义:指小人在位,接近帝王,贪婪如金之坚,凶恶如虎之猛。

九牛二虎之力[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] ,释义:比喻很大的力量(常用于形容做一件事费的力气大)。

狮威胜虎[shī wēi shèng hǔ] ,释义:比喻妇人十分悍妒。

雕龙绣虎[diāo lóng xiù hǔ] ,释义:比喻写作豪放雄健。

投畀豺虎[tóu bì chái hǔ] ,释义:(把坏人)扔去喂豺狼虎豹。比喻对坏人的强烈憎恨。《诗经·小雅·巷伯》:“取彼谮人,投畀豺虎。” 畀(bì):给予。

马马虎虎[mǎ mǎ hǔ hǔ] ,释义:1.形容做事马虎、随便。","2.勉强;凑合。

驱羊攻虎[qū yáng gōng hǔ] ,释义:驱:赶。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。形容以弱敌强,力量悬殊,必遭覆灭。

降龙伏虎[xiáng lóng fú hǔ] ,释义:形容力量强大,能够战胜一切。

朋党执虎[péng dǎng zhí hǔ] ,释义:比喻小人结党营私,危害正义事业。

三人成虎[sān rén chéng hǔ] ,释义: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“夫市之无虎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” 意思是说,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,听者就信以为真。比喻讹传一再重复,就可能以假充真。

鲁鱼帝虎[lǔ yú dì hǔ] ,释义:指文字传抄错误。

生龙活虎[shēng lóng huó hǔ] ,释义: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。

除狼得虎[chú láng dé hǔ] ,释义: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。

彩丝系虎[cǎi sī xì hǔ] ,释义:旧俗端午节(农历五月初五),妇女用绫绸制成小虎或粽子、葫芦、樱桃等形状,以五彩丝线穿之,悬于钗头,或使小儿带之,以辟邪,称“綵丝繫虎”。参阅 清 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綵丝系虎》。

开柙出虎[kāi xiá chū hǔ] ,释义:柙:关猛兽的木笼。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。后多比喻放纵坏人。

断蛟刺虎[duàn jiāo cì hǔ] ,释义:指武艺高强,行为侠义。

势成骑虎[shì chéng qí hǔ] ,释义:骑在老虎背上,要下来不能下来。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,但迫于形势,想停止也停止不了。

照猫画虎[zhào māo huà hǔ] ,释义:比喻照着样子模仿。

擒龙捉虎[qín lóng zhuō hǔ] ,释义:擒住老虎捉拿蛟龙。比喻降伏强敌,本领高强。

前门去虎,后门进狼[qián mén qù hǔ,hòu mén jìn láng] ,释义: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,又来了一个敌人。同“前门拒虎,后门进狼”。

坐山观虎斗[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] ,释义: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,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,再从中取利。

关门养虎,虎大伤人[guān mén yǎng hǔ,hǔ dà shāng rén] ,释义: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,到头来自己受害。

畏之如虎[wèi zhī rú hǔ] ,释义:像怕老虎那样害怕。形容惧怕到极点。宋 龚明之《中吴纪闻·朱氏盛衰》:“有在仕途者,稍拂其意,則以違上命文致其罪,浙 人畏之如虎。”

笑面老虎[xiào miàn lǎo hǔ] ,释义:比喻外表善良,心地凶狠的人。

割肉饲虎[gē ròu sì hǔ] ,释义:饲:喂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。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。

敲山震虎[qiāo shān zhèn hǔ] ,释义:指故意示警,使人震动。同“敲山振虎”。

打死老虎[dǎ sǐ lǎo hǔ] ,释义:比喻打击失势倒台的人。

投之豺虎[tóu zhī chái hǔ] ,释义:投:扔。指将坏人投饲豺虎。表示深恶痛绝。

凭河暴虎[píng hé bào hǔ] ,释义:比喻冒险行事,有勇无谋。也比喻勇猛果敢。

杯弓市虎[bēi gōng shì hǔ] ,释义:指捕风捉影,疑虑重重,自相惊扰。参见“杯弓蛇影”、“三人成虎”。

三言讹虎[sān yán é hǔ] ,释义:犹三人成虎。比喻说的人多了,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。

握蛇骑虎[wò shé qí hǔ] ,释义:比喻处境极险恶。

人中龙虎[rén zhōng lóng hǔ] ,释义:比喻人中豪杰。

畏蜀如虎[wèi shu rú hǔ] ,释义: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。

如龙似虎[rú lóng sì hǔ] ,释义:形容勇猛有活力。

前门拒虎,后门进狼[qián mén jù hǔ,hòu mén jìn láng] ,释义: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,又来了一个敌人。

一林二虎[yī lín èr hǔ] ,释义:两只凶猛的老虎同处于一个森林。形容两个强有力的人或集团同处一地,势不两立。

纸糊老虎[zhǐ hú lǎo hǔ] ,释义:用纸糊的老虎。比喻看似吓人,实际上不堪一击。

三人市虎[sān rén shi hǔ] ,释义:三个人传言市上有虎,就会使人信以为真。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,就可能使人信以为真。

人无害虎心,虎有伤人意[rén wú hài hǔ xīn,hǔ yǒu shāng rén yì] ,释义:喻指坏人心地险恶,必须提防。

潜龙伏虎[qián lóng fú hǔ] ,释义:潜藏的蛟龙,潜伏的猛虎。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。

乔龙画虎[qiáo lóng huà hǔ] ,释义: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。

蟠龙踞虎[pán lóng jù hǔ] ,释义:犹言龙蟠虎踞。像盘绕着的蛟龙,像蹲卧着的猛虎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宋 秦观《游汤泉记》:“是日風曀,望 建業 江山蟠龍踞虎之狀,皆依約而得之。”亦作“蟠龍卧虎”。贾芝 等《颂歌·万丈高楼从地起》:“蟠龙卧虎高山顶,万丈高楼从地起。”参见“龍蟠虎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