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言危行
- 拼音wēi yán wēi xíng
- 注音ㄨㄟ ㄧㄢˊ ㄨㄟ ㄒㄧㄥˊ
- 成语解释危:正直。说正直的话,做正直的事。 指不畏危难而直言敢为邦有道,危言危行,邦无道,危行言逊。——《论语》
-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。”
- 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
- 成语例子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:“危言危行以处朝廷者,自明主所察也。”
-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-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
-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
- 英语翻译honest talk and action
- 近义词
- 反义词
词语解释
- [honest talk and action]指不畏危难而直言敢为
- 邦有道,危言危行,邦无道,危行言逊。——《论语》
外语翻译
- 英语:upright and plainspoken (idiom)
国语词典
- 言行举止均正直不阿。
- 《论语.宪问》:「邦有道,危言危行;邦无道,危行言孙。」
- 《三国志.卷一六.魏书.杜畿传》:「当官不挠贵势,执平不阿所私,危言危行以处朝廷者,自明主所察也。」
网络解释
- 危言危行
- 危言危行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是wēi yán wēix ìng意思是说正直之言,保持正直的品格。出自《论语·宪问》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,邦无道,危行言孙。”